5月6日下午,法中文化协会创办主席、著名画家高醇芳女士应邀在绍兴文理学院作了主题为《中国画的世界性——高醇芳国画艺术在法国》的讲座。首次来到绍兴的她认为,绍兴应有更多的文化与世界分享。
徐渭艺术高度是难以达到的
高醇芳女士这次受市文联和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的邀请来绍兴,也是她第一次来绍兴。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,她既要开讲座,又要与我市文化界人士交流,行程安排得很紧,但她还是选择了去徐渭的青藤书屋参观。
“徐渭是大师,不仅在绘画艺术,在书法、戏剧、文学作品等许多方面的成就,都是许多人难以达到的。”昨天下午,高醇芳接受记者时说。她说,这次来绍兴能够参观徐渭故居和欣赏他的作品,感到非常有意义。虽然目前徐渭的作品大多是复制的,但同样也可以感受到大师作品的魅力。
绍兴应有更多文化与世界分享
在接受采访时,高醇芳女士特别提到中国需要增强文化自信的问题。她说1977年第一次到法国去办画览,当时西方流行的是油画中的抽象画,有人认为办中国画展不会有观众。但恰恰相反的是,她的画展受到了许多西方人的热捧,许多法国人爱上了她的作品,还与她一起学中国画。她说这是一个文化自信的问题,她特别反对中国文化被西方人“认可”这样的说法,而应该说是中国的文化与西方人一起分享。
谈到绍兴的文化,高醇芳认为有太多内容可以与世界分享,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,有许多的历史名人。在她的讲座中,也多次提到越剧、书法等传统文化。“越剧的服饰、唱腔都很美,书法又是中国画的基础,这两种文化绍兴都有很深的底蕴。”她说。因此,绍兴应多走出去,将这些内容与世界分享。“文化从来不是个体的,都是世界的。”她说。
人物链接:高醇芳,法籍华人,著名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、社会活动家。1947年12月生于上海,父亲高士愚是纺织工业家,母亲施嘉德是英国人,系宋庆龄生前密友。1975年赴巴黎,是在法国教授中国画的开路先锋。她于1984年创办中法文化协会,2004年创办巴黎中国电影节,为中法文化交流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。
2000年,巴黎市长亲自授予高醇芳巴黎金质大奖章;2001年她荣获法国政府学术教育骑士勋章,荣获法国政府文学艺术骑士勋章。2013年荣获CCTV 2013《中华之光——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》奖。